今年河南將造林210.08萬畝,年底前黃河干流生態廊道全線貫通,一級支流完成綠化。同時,科學綠化,調整樹種結構,鼓勵國有林場、苗圃培育推廣白榆、楸樹、楝樹、臭椿、泡桐、國槐等優良鄉土樹種、高效固碳樹種。這是記者3月27日從省林業局獲悉的。

據了解,去年,我省以沿黃生態廊道為“線”,以城、鎮、村為“珠”,串珠成鏈,帶動濕地公園、菌草生態屏障、五級創森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五大生態系統貫通的系統治理態勢。沿黃生態廊道已綠化10.7萬畝,干流右岸基本貫通,種植菌草5萬畝,建設省級濕地公園15個,建成蘭考堌陽鎮等森林特色小鎮78個,靈寶東寨村等森林鄉村示范村488個。
根據計劃,到今年年底,我省將實現黃河干流生態廊道全線貫通,一級支流完成綠化。同時,打造集生態、防汛、休閑、交通、高效農業于一體的復合型長廊。我省全年將完成生態廊道8000畝,建成濕地公園4個,發展菌草10萬畝,推進開封、周口2個市和蘭考、林州等5個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成森林特色小鎮50個、森林鄉村示范村300個。
據介紹,今年我省林業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造林210.08萬畝、森林撫育205.65萬畝;種草13.45萬畝,改良草原20萬畝;新建7個省級濕地公園,修復濕地9000畝等。
今年我省將全面推動科學綠化示范省建設。根據安排,我省將謀劃實施伏牛山困難地造林等6類示范項目,建設6個平臺(農田防護林、林用無人機2個部級重點實驗室,洛陽牡丹、商丘刺槐白榆、黃河流域鄉土樹種、南陽月季4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制定農田防護林、造林區劃、鄉土樹種3個標準,構建具有河南特色、務實管用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