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唐人文旅智庫組織的“2022年全國賞花經濟與花海旅游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會上發布了《2022全國賞花經濟與觀花旅游發展(唐人)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以花海旅游為首位產業的賞花經濟,近年來在全國受到普遍重視和大力培育,在鄉村振興、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貴州省專門策劃開展了“觀花季”,舉辦“最美花海民宿”評選活動,命名了全國第一批“花海民宿”。江西省專門編制了賞花旅游規劃,對打造花卉旅游做出了科學安排。西藏、新疆、甘肅等地異軍突起,成為賞花旅游的新興目的地。借鑒江西婺源、安徽蕪湖、云南羅平、北京大興等地經驗,越來越多的傳統農業生產區向季節性花海景觀農業旅游區轉化,如湖南湘潭、河南大別山等。為了吸引游客,北京平谷、貴州平壩、江西蓮花等多地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規模種植油菜、櫻花、荷花,成為全新網紅打卡地。大興安嶺等傳統冰雪避暑旅游目的地也在采取多種措施,推出國內獨一無二的“冰雪杜鵑”奇觀。
在觀花品種上,傳統的“五朵金花”牡丹花、油菜花、杜鵑花、玉蘭花、桃花的風頭依舊正盛。

蓬勃發展的賞花經濟催生了相關的市場主體。截至2022年3月,全國已有名稱中帶有“花?!弊謽拥钠髽I37萬家,且數量逐年快速增加,地域分布以甘肅、山東、江蘇、四川最多。
在全民賞花的火熱市場中,90后、00后等“新新人類”呈現出完全不同以往的“花心”,著國潮漢服、玩無人機自拍,詮釋了新時代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八洕迸c花海完美融合。攝影(短視頻)旅游也在賞花中大放異彩。
賞花經濟與花海旅游雖形勢喜人,但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發展中的問題需要重視并妥善解決。
《報告》指出,賞花游與研學、親子、康養、運動、文創等行業的融合有待拓展,因為賞花活動的自發性、賞花對象的自然性,很多地方對于賞花經濟和花海旅游的發展缺少頂層制度設計,更沒有產業規劃引領。高水平的專業運營機構較少,花期之后的替代性旅游產品的缺失也導致很多地方觀花旅游季節性極強,以至于“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前冷落鞍馬稀”。

賞花經濟與花海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規劃引領,通過高水平的規劃設計與研究,合理開發、適度管理、主客共享,凸顯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城市打造名片,為鄉村賦能發展;其次要通過區域整體開發和產業體系構建,實現一季變四季、白天變晝夜、花海變社區的全時空停駐、新生活體驗;第三以花海景觀型農林水產業為基礎,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旅游、文創、電商等引領的“第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