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要求,河南將通過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強健產業鏈、優化價值鏈、提升創新鏈,加快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將產業集群打造成河南省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經濟下行壓力的“變壓器”,促進穩就業、穩增長的“穩定器”,建設現代化河南、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4月11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公布河南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

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第一批)共有15家入選。包括: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裝備產業集群、洛陽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平頂山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鶴壁市電子核心產業(電子電器)集群、新鄉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焦作市鋰離子電池新材料產業集群、濮陽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許昌市硅碳新材料產業集群、三門峽市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南陽市光電信息產業集群、商丘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周口市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集群、濟源市納米新材料產業集群。
為什么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申報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要求,河南將通過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強健產業鏈、優化價值鏈、提升創新鏈,加快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將產業集群打造成河南省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經濟下行壓力的“變壓器”,促進穩就業、穩增長的“穩定器”,建設現代化河南、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主要任務有什么?
強化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產業集群統籌建設和協調推動機制,強化“一把手”領導和組織保障;明確機構職能健全、管理規范的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承載區和管理責任主體,牽頭落實產業集群發展的總體規劃、日常管理和統計監測,形成一核多區、多點聯動、協同發展良好格局;在財稅、資金、用地、人才等配套政策制定方面先行先試,打造產業發展先行試驗區。
加強改革創新和試點示范。探索依托協會、專業機構或科研單位等建設產業集群運營和促進機構,協助開展產業集群相關發展規劃、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探索建立產業集群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打造集技術轉移、產業加速、孵化轉化為一體的高品質產業空間;建設培育一批產業集群領軍企業、重點創新孵化機構和產業高技能人才,探索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和產業鏈協同創新中心;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產業集群重點企業數據庫和龍頭企業項目、產業鏈配套項目和公共支撐項目等重大項目儲備庫,構建產業集群大數據監測平臺。
注重產融結合和產城融合。注重發揮技術創新和金融資本“雙輪驅動”作用,探索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打造現代化供應鏈金融示范平臺和投融資信息服務平臺,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強產業集群發展與產城融合相互促進,加快產業集群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促進產業集群資源環境設施共建共享、能源資源智能利用、污染物集中處理等設施建設,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企業智能技術改造,實現產業集群生產資源有效配置、需求精準智能相應、分工合作高效協同。
適時開展建設情況評估
發展水平不及預期或偏離建設目標的予以調整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持續監測、有進有出、動態調整”原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產業集群統計監測體系,持續做好產業集群發展的跟蹤分析、監督檢查和量化評估工作,適時開展建設情況評估。對發展較好的產業集群,將其典型實踐和先進經驗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并在國家級集群申報、省重點項目遴選、創新平臺建設、重大項目布局、基金融資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對發展水平不及預期或偏離建設目標的,予以調整。